“拒稿”不怕!手把手教您防“踩雷”,还有超实用补救方法来啦!

“拒稿”不怕!手把手教您防“踩雷”,还有超实用补救方法来啦!

“拒稿”不怕!手把手教您防“踩雷”,还有超实用补救方法来啦!论文写作经常会遇到拒稿这一残酷现实。即使有过一定的投稿经验,研究人员也可能因为疏忽或者缺乏技巧而面临拒稿。但是,即使文章被拒也不代表辛苦写出来的Paper就「死透了」。

咱们还有补救措施,三步走让您的文章「满血复活」!

第一步:分析拒稿原因

一篇文章被拒可能有多种原因,因此,弄清楚为什么您的论文未能通过审核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您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对论文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尤其是您打算将修改后的论文再次提交给其他期刊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常见拒稿原因供您参考

期刊不匹配:文章不符合目标期刊的收稿范围,或者根本没有涉及到期刊所讨论的问题。

文章不能称为一篇真正的学术期刊文章。例如,过于新闻化,或者明显是一篇论文的某一章节。

篇幅不合适,文章太长或太短。

写作格式不规范。

整个文章的风格、语法、标点符号或语言不过关。

缺乏创新性:文章对这一学科的相应研究主题没有任何新的贡献。

使用的理论框架不够好。

缺乏充分的实验数据支持。

在排版、图片以及其他呈现内容上有不足之处。

文章涉嫌诽谤或违背学术道德。

第二步:准备第二次投稿

在进行第一次提交论文时,您一定搜集了许多「待投」期刊,现在我们回到这份「待投」列表再次筛选。

在这一过程中「文章转投」服务能够节省作者很大的精力!

Taylor & Francis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的Article Transfer(文章转投服务)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并满足作者在投稿阶段的不同情况和需求。

如果文章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被拒,Taylor & Francis会在文章被拒后借助先进的期刊匹配技术,结合旗下相关领域期刊,为您提供一个或多个建议投稿的替代期刊。为您的优质稿件寻找合适的归属。

第三步:行动起来!

确定好期刊后,在二次投稿前,审慎评估初次投稿过程中接收到的评审意见,根据期刊的「作者须知」重新调整文章的内容和格式。接下来就可以再次投稿了!

Post navigation

上一篇文章 如何写好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下一篇文章 期刊超有含金量?什么标准?与您一起探索期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