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特异功能“心电感应”真的存在?谁可以获得这种能力?

人体特异功能“心电感应”真的存在?谁可以获得这种能力?

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有这样一种经历:无缘无故的心慌意乱,即不是突发疾病而身体不适、又不是忽略了什么事而患得患失,正困惑不解的时候,一则亲人的噩耗传来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以上的经历纯属巧合,而不是异想天开的认为自己的头脑和心灵真的获知了什么。可是,类似的事例数不胜数,情侣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妻子莫名其妙的直觉丈夫出轨、母亲猛地意识到孩子处于危险之中等等等等,难道说,这一切都可以用“巧合”来解释吗?并非如此。除了“巧合”之外,我们猜测人体潜藏着一种名为“心电感应”的特异功能,那么,“心电感应”这一种特异功能真的存在吗?

(夫妻之间的心有灵犀)

人们常常搞混了心电感应和第六感,但心电感应和第六感不是一回事。“心电感应”一词是1882年英国“灵力研究协会”的专家弗雷德里克.迈雅斯提出的,此后,英国皇家科学大学教授威廉.巴雷德和利物浦大学物理学教授奥里巴.罗奇等人认为“心电感应”是心理学现象之一,乃是人体-人脑潜在的一种能力。

(《X战警》中的X教授)

名为“心电感应”的特异功能涵盖了“读心术(可以获知别人头脑里的思想)”、“共感(可以共享另一个人的五感)”、“意念控制(用自己的意念控制别人)”等等,一般发生于非常熟悉或亲密的两人或多人之间,比如同卵双胞胎、孪生兄弟姐妹、父子母女、亲密恋人等等,处于此类紧密关系之中的人有共同的生活经历、行为习惯和思考模式,也共同的生成了一些近似的潜意识。某些特定的时段内,这一部分潜意识就可能被同时唤醒,神奇的“心电感应”随之发生了。

展开全文

(双胞胎姐妹)

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心电感应”是可能存在的。研究发现,两个人的大脑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相互沟通,脑波在两个人之间传导、不知不觉地同步化,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局限于恋人、密友和同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的短暂相处也可能发生。不过,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发现相悖的是,这种现象也可能是一种大脑对大脑直接发生的生理刺激转移的真实反应,其产生的决定因素并不在于双方关系的长短和亲疏,而在于双方之间移情作用的程度。

(神奇的“心电感应”)

据说,“心电感应”相关的科研人员把一只母兔子所生的几只小兔子放进核潜艇中,此后,核潜艇潜入了冰层之下的海水里。“心电感应”实验随即展开,科研人员将电极插入母兔子的脑中,让核潜艇上的另一组科研人员在指定时间内杀掉一只小兔子,同时检测母兔子的反应。结果十分的惊人,每一只小兔子被杀的瞬间,电极都探测到了母兔子大脑中的电磁反应。这一项实验固然是残忍的,但它证实了“心电感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小兔子有、人类也有。

小考题:你是否相信人类具有“心电感应”这一项特异功能?你是否亲身经历过“心电感应”现象?欢迎你留言讨论。

(本号专注于科技前沿、历史拾遗、奇闻异事和人物品鉴,还望你的关注和订阅,万分感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